“老树发新芽” 昌邑纺织产业迈向高端化
(资料图)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超纤产业基地”“中国印染名城”“纺织集群示范地区”,一个个响当当的称号,是昌邑传统纺织印染产业向智能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的实力体现。
在山东华晨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匹匹色彩鲜艳的蜡染布生产下线,不久后,这些产品将打包发往非洲市场。“今年前两个月出口 6700 多万人民币,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幅在 35% 左右。”公司国际业务部销售经理李现江介绍,今年以来,公司一直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四月份。
华晨纺织集团是昌邑市的老牌纺织印染企业,公司生产的各种蜡印花布外销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纺织相结合,倡导植物染色的文创品牌“青云染”应用而生。“我们主要是做植物染色产品,包括丝巾、家纺、床品、服装以及一些文创产品,”山东华晨彩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元凯说,植物染色的衣服穿在身上,通过毛孔也不会有有害物质进入到身体之内,比较健康环保。
在华晨纺织集团的文创工坊,“青云染”品牌打造的手绘丝绸、国潮服装、健康家纺、文创口罩等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记者拿起一条色彩淡雅的紫色丝巾,工作人员介绍,这条丝巾,是用葡萄皮染色而成的。“不止葡萄皮,各种各样的果实、种子,像我们常见的板蓝根、大青叶、石榴皮、板栗壳,都能成为“青云染”染色的原材料。”山东华晨彩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元凯介绍,“我们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植物染厂,所有的产品在投入之前都会做严格的检测的,用来染色的植物都是经过工艺师、化验师精挑细选的。”刘元凯表示,结合昌邑当地特色,工艺师在丝绸上面做了非遗传统手绘,加上植物染色,使得每件产品都具有独一性。
“文创”活水赋能,激活传统纺织产业一池春水。而链条延伸、集群发展,则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山东凯泰超细纤维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研发鞋类、包类等常规消费品绒面超纤的企业。早在2013年,企业绒面产品销售就达到了全国第一的市场份额,现在全国70%的绒面超纤都产自该公司。去年,公司历时三年研发的一种超细纤维绒面汽车内饰革取得成果并投入生产,一举打破了汽车内饰行业全部依赖进口的市场格局。未来,该产品将投入汽车内饰领域120亿元的广阔市场。
山东凯泰超细纤维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宫晓利介绍,“这种超级纤维,它的粗度只有头发丝的 1/ 15,我们通过后期的开纤工艺,它又会变成 37 束,这样对我们的产品来说,它的纤维是非常非常细的,透气性非常好,物性又非常强,所以在应用领域它是真皮的完美替代品。”目前,这款产品应用在汽车领域应用。
超纤行业是昌邑传统纺织行业衍生出来的重要新兴子行业,成为昌邑纺织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与山东凯泰同在一个产业园区的潍坊亿兴超细纤维有限公司,也是昌邑市超纤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公司生产的鞋类、包类等多款超纤皮革材料进入了印度、越南等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上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聚焦传统纺织印染产业转型升级,昌邑市扎实推进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确保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特别是纺织超纤产业链“链主”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二百亿级的纺织超纤产业集群。目前,共有规模以上企业78家,形成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丝绸、服装、家纺、纺织机械等门类完整的全产业链,产能达到纺纱150万锭、织造38亿米、印染29亿米、绒面超纤近4000万米的规模,是江北最大的床品面料等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绒面超纤生产基地。
昌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海宁表示,下一步,昌邑市将大力推进纺织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抓好新一轮技改提级行动,加快数字赋能,助力产业上档升级、做大做强;实施补链延链强链项目,促进产业链向前后两端延伸,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生态现代化;梯次培育优质企业,支持企业加快研发创新、品牌创建等核心能力建设,2023年纺织印染行业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瞪羚等优质企业10家以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