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热点:河北沙河:玻璃产业的瘦身环保升级之路

新华社石家庄1月30日电 题:河北沙河:玻璃产业的瘦身环保升级之路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巩志宏

因为公司一条新的生产线即将点火生产,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志学春节期间仍然忙碌不停。

“这条生产线是电子及汽车浮法玻璃生产线,是公司产品从建筑玻璃向电子玻璃转型的重要项目。”胡志学说,项目采用目前国内最高效的环保技术,各项污染物可达到“超超低”排放,以氮氧化物为例,河北新修订的超低排放标准为200毫克/立方米,他们可控制在10毫克/立方米以内。

在沙河市鸿昇玻璃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械手臂在装运玻璃。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沙河市玻璃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高峰时产能达1.6亿重量箱,占全国比重20%,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小县办大产业”的典型。然而,玻璃产业的聚集带来当地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从2013年起,随着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沙河玻璃产业也经历了一场严苛的环保“大考”。

“只有考过的才能活下来。”河北沙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彦峰说,近十年来,沙河玻璃产业实现了极限“瘦身”,玻璃生产企业由最多时的176家减少至7家,在产玻璃生产线由240条减少到22条。环保治理也不断加压,截至目前,当地累计投资20多亿元,对所有在产玻璃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在位于沙河市的河北冀中新材料有限公司库房内,叉车正在运输玻璃纤维产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超低排放并不是终点,沙河玻璃产业聚集,即使单个企业全部达标,区域环境压力仍然很大。”沙河市环保局副局长李鹏涛说,沙河提出对企业实施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控”目标,对超过月控总量目标的企业可采取责令整改等措施,倒逼企业不断进行环保技术革命。

沙河市还谋划资源要素集约利用,通过污染物和废弃物集中治理等,加快建设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春节假期刚过,河北沙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环保工作的石东辉就开始忙着一个清洁燃气项目的扫尾工作,项目建成后可形成日产450万立方米的清洁燃气生产能力,将从根本上改变沙河玻璃产业的能源结构。

“这个项目可全面替代现有燃煤玻璃生产线煤气发生炉,环境效益可观。”石东辉说,据测算,项目投入运营后,年节约用煤90万吨,可实现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幅度减排。

在河北冀中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在玻璃纤维生产车间内工作。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记者走在沙河市街道上,随时可看到载着玻璃的卡车。一些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年底积压的库存正在逐步消化,大家正铆足劲冲击新年“开门红”。

走进河北冀中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尘不染,多种性能的机器人、机械手臂在生产线上大显身手。“公司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不仅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也提升了产品质量。”公司副总宋军说,今年,他们将在深入实施环保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不断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计划新上一条生产线,产品结构将更优化。

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 机械手臂 氮氧化物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