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2022年末存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大关
(相关资料图)
记者 边浩玥
1月18日,滨州市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金融工作有关情况。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姜凌红,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凯,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宝卫,滨州银保监分局二级调研员刘寿章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姜凌红介绍,全市金融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金融工作方针政策,在全市金融系统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在知爱建”活动,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环境,提升金融服务,金融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15.66亿元,同比增长13.5%,列全省第4位。全年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到9.5%以上,金融业贡献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比重达到4.6%;全市存贷款突飞猛进,2022年末存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358.19亿元,较年初增长591.15亿元,增幅15.69%、列全省第2位;贷款余额3475.50亿元,较年初增长407.93亿元,增幅13.30%、列全省第6位;存贷款增幅创近五年来最高水平。2022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14.06亿元,保险密度达到2852元/人。全市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近年来,中信银行、齐鲁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华夏人寿、天安人寿等金融机构相继落户滨州。全市银行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分别达到35家、6家、48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典当行全部实现县域全覆盖,地方金融组织实现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市场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全市服务“三农”手段进一步增强,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乡镇全覆盖,为4807个村开展整村授信,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形成了面向城镇、农村、中小企业、大型企业的多维金融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优化环境服务经济,金融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市金融系统积极应对,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二条政策。全市大力实施“企业增信行动”,健全贷款风险资金池、地方金融稳定资金、政府性融资担保、央行资金助力等增信机制,开展首贷培植、无还本续贷、供应链融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银税互动”、“银关保”等创新业务,有效拓宽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不断提高。2022年末,全市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497.91亿元,较年初增长22.85%,高于全市同期贷款增速9.55个百分点。
重视诚信擦亮品牌,金融生态环境全面优化。近年来,市政府先后与农发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2家省级金融机构,围绕乡村振兴、绿色金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全市先后组织召开12届银企合作促进会、六届资本对接大会,省内外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近百家金融机构到会洽谈,累计到位签约资金1.6万亿元。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机制不断健全,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设金融安全区的意见》《滨州市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管理办法(试行)》《滨州市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攻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顶格推进,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2021年全市不良贷款压降率位居全省首位,2022年末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1.45%。持续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专项行动,实施“约谈-黑名单-依法打击”三步走策略,司法震慑作用有效发挥,社会信用环境不断优化。防范处置非法集资等工作扎实有效,在社会综合治理考核中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为维护滨州金融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抢抓机遇推进上市,直接融资水平大幅提升。全市上下深入落实“六动并举”上市战略,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相继出台《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提高我市企业上市奖补标准的通知》《滨州市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加大上市推进力度,将上市奖补额度提高至全省最高标准1500万元。建立“滨州市企业上市挂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优化上市服务,大力实施企业上市“种子计划”、推进资本市场“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培育上市“金种子”企业57家,“银种子”企业111家。截至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3家,累计募集资金总额721亿元,其中:三元生物在深交所创业板鸣钟上市,创新新材登陆上交所主板,三元生物的上市实现了创业板“破零”,首发募集资金36.86亿元、首发募资规模列创业板历史第九位、全省创业板历史融资规模第一位。与此同时,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改制,实现12家企业“新三板”挂牌,150家企业登陆股权交易市场,进一步通过资本市场打开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持之以恒深化改革,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强化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市、县两级分别成立地方金融监管服务部门,与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形成良好协同互动工作机制。组建全市金融系统党建金联盟,以党建统领金融发展,深化金融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全市7家农信社全面完成银行化改革,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位于全省前列,地方金融组织实现规范发展,创新实施“3511”工程,建成滨州市产融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白名单”“政府增信”“黑名单”三类企业名单,围绕信用建设,构建起金融服务企业新模式。探索推进供应链融资“1+N”、“金融辅导”、“金融管家”工作模式,8条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制定出台《关于设立科技支行工作的意见》,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贷款成本高等融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积极推广社区银行、金融超市、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等基层服务模式,让金融机构、金融网点遍布群众身边,全市金融服务的普惠度、覆盖面和渗透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