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企业稳经济 浙江环保系统新年立下“新战书”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钱慧慧
1月5日,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落实“三大助跑工程”,助力全省经济领域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尽快回归稳进提质正常轨道。
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是拉动投资的民生工程。2021年以来,浙江紧抓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政策窗口,已有10个项目列入全国EOD项目库,通过“肥瘦搭配”的形式实现生态治理和产业开发的融合,不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且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增值,通过生态引领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料图)
比如浙江首个海洋保护修复类EOD项目——洞头诸湾·共富海上花园EOD项目,总投资29.7亿元,计划于2026年建成。该项目以“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岛”为目标,谋划了近岸海域水质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文旅融合开发、海上休闲运动开发、康养产业开发等五个子项目,打造海岛、海湾、海滩修复+海岛旅游片区开发样板。
2023年,浙江生态环境部门、发改部门、政策性银行将共同完善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融资协作机制,建立全省EOD项目库,推动一批EOD项目落地。同时以丽水市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先行探索,鼓励各级各地与金融机构合作,推进绿色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向绿色低碳转型相关项目送去资金“及时雨”。
生态价值转化以绿色共富路径助推强村富民。目前,浙江已建立30余家两山合作社,实现农产品、土地、民房等闲置生态资源收储、提升、交易;以安吉竹林碳汇交易、椒江区海洋蓝碳交易等试点示范,带动各地实践碳汇核算和交易,让好空气卖出好价钱。
2022年9月,在新安江生态补偿十周年之际,浙江还推动新一轮省内八大水系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落地,流域上下游两地以“对赌”形式让环保工作获收益。
2023年,浙江将继续朝着绿色共富更融合、资源转化更高效的方向,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同时,通过山海协作充分发掘山区、海岛、平原等不同地域的区位、生态、政策、产业、资金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绿色制造业、生态旅游业等,让好风景、好环境可度量、可变现。
生态环境系统也将服务企业项目加快落地与绿色转型。去年,浙江落实重大项目环评“一对一”服务,优化要素保障、执法监管、市场配置等各项惠企政策。还组织千名专家深入万家企业,提供复工复产和污染治理的技术帮扶。截至2022年12月中旬,全省系统审批项目9942个,总投资2.02万亿元,保障解决排污权需求项目3414个。
新的一年,生态环境系统将优化服务举措协同。比如联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让项目环评审批与生态环境空间管制、降碳减污、重点行业转型提升、现有项目环境管理措施等相结合。同时,在2022年100个低(零)碳镇(街道)、1000个低(零)碳村(社区)及30个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重点园区、重点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据悉,1月3日至4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首场“赛马亮绩·擂台比拼”活动,共有11个市局、19个处室(单位)做汇报交流,在会上提出“三大助跑工程”等新年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