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疗法解决精神类疾病?望里科技获亿元级融资

记者|李馨婷

近几年的资本市场,数字疗法不断刷新着存在感。


【资料图】

2017年,美国公司Pear Therapeutics的数字疗法处方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这一令人陌生的医疗领域开始进入中国投资人的视野。据《动脉网》报道,2017年至2022年7月底,国内一级市场共有127起数字疗法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其中约三分之二公布了融资数额,保守估计总额超90亿元人民币。

2022年12月,精神健康数字疗法企业“望里科技”宣布完成亿元级融资,由晨兴创投领投、中新资本跟投,老股东长岭资本、博远资本持续加注。

国际数字疗法联盟DTA(Digital Therapeutics Alliance)将数字疗法定义为:有循证基础的、经临床验证过的用于治疗、管理和预防疾病的软件。望里科技创始人李岱将公司描述为一个针对精神疾病的创新药厂,不同于生产药片,望里科技开发软件、设计游戏,有时配合使用电生理设备,患者通过公司的APP得到诊断和治疗。

在诊断层面,使用者在数字疗法APP内玩游戏、完成任务,其行为反应数据、脑电信号被记录下来,成为标记物,用以判断使用者是否患病。据李岱介绍,望里科技对毒瘾评估的准确度达到90%,也通过了公安部认证,针对抑郁症的评估准确度有87%。

在治疗层面,数字疗法的核心是通过刺激大脑关键部位的神经核团,如与抑郁、焦虑相关的核团,使其反复得到刺激,利用大脑的可塑性,使神经元的不断生长,李岱将其称为“大脑锻炼”。患者将在游戏的过程中,接受不同刺激,改变注意力偏向,从而得到治疗。

公司团队中约80%为AI算法、认知行为学、医学、心理学等专业的研发人员。与很多精神科疾病研究一样,望里科技是从“成瘾”研究开始的。李岱解释,成瘾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以酒精成瘾为例,患者喝到酒,从而导致成瘾的结果,其中因果关系比较直接,因此成瘾常作为精神疾病研究的入门。从成瘾出发,其研究成果也可以用在其他共病研究拓展当中。

目前,望里科技正在拓展成瘾、抑郁、睡眠障碍、PTSD等疾病的诊断和数字化干预。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数字疗法类似处方药,需要医生诊断才能使用。相关软件的审批流程与传统药物、器械一样,核心是安全性和有效性,李岱表示,最关键的是“临床价值,这不是一个保健品,你自己说有什么神奇功效是不行的,要证明你的有效性,比安慰剂组要显著有效。”

2022年1月,望里科技基于智能移动端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软件”获得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处于入院准备阶段。

该软件名为“望里智康”,以认知神经科学为基础,涵盖注意力、记忆力、逻辑能力、执行控制能力、空间感知能力等维度认知功能训练,适用于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干预治疗,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延缓认知下降过程。

游戏建立于收发快递、超市购物等实际生活场景,患者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接受认知训练、信息存储、逻辑判断等训练任务。患者在被治疗的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临床数据。据介绍,望里科技已积累了数万例患者的电生理、行为、医学诊断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产品、优化算法,进一步提高数字干预效果。

在行业发展初期,参与者总是优先考虑建立行业规则。望里科技现阶段的商业化主要面向B端,与精神科医院、社区、教育机构等合作,提供心理筛查、评估诊断、训练提升等解决方案。

与海外相比,数字疗法在国内的发展略为滞后。李岱认为,国内部分产品的疗效已经与海外产品无异,不过在审核获批销售方面,“还是美国快一点”。随着临床数据的增加,国内企业的获批进程也将加快。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审批流程 信息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