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闻:日照岚山钢铁在“变轻”?答案来了!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前不久,坐落在日照市岚山区的日钢集团将公司信息化业务剥离,单独成立了京华日钢(日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剥离后,该公司预计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岚山区又增加了一大型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资料图片)

在这背后,是岚山区钢铁行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通过拥抱大数据、云计算、AI等数字技术,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大量应用,钢铁企业的资产质量明显提升,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钢铁作为曾经“粗大笨重”的重工业,正在岚山“变轻”“变软”。

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炼铁厂高炉作业区内,一台巡检机器人左眼可见光视频监控、右眼红外成像,50分钟就能轻松完成整个送风系统的测温、数据采集上传、状态识别、故障诊断等巡检任务。“在此之前,这项工作需要人工巡检、手工抄录,不但用工多,而且2小时才能将设备巡检一遍,且容易出现巡检不及时、不到位等情况。”作业区设备主任白耀欢说。

在日钢集团,全流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使成品运输车辆从进厂到出厂时间从231分钟降为95分钟,成品发运效率提高60%。

数据,不止在岚山钢铁产业两大“链主”企业里发挥威力,还在整个钢铁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得到充分应用。

在生产钢铁冶炼用耐火材料的日照利尔高温新材料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内,高20余米的智能立体仓库,有2800个仓位,能存储6000吨货物,管理货仓的却仅有1人。从产品入库、上架,到存取、出库,全过程都由算法指引着自动化设备完成。

在“吃钢嚼铁”项目岚山焊接产业园一期3号车间内,12条镀铜生产线和24台自动分卷机、包装机有序运转。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只有十几名辅助工人。“原料从盘圆、拉丝、镀铜,到打码、包装,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流水化作业。”日照通用焊接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立鸿介绍。

阳森供应链日照基地,不仅有省内第三条全自动汽车外板落料线,原料到汽车内外板下线,7道工序仅需10分钟即可完成,而且还运用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国内大网大站融合,建设钢铁供应链交易平台,有力提升岚山临港产业贸易销售精准化水平,是岚山区数字供应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新的眼光将传统产业“透视”一遍,用数字化手段重塑传统产业中的瓶颈环节,近年来,岚山区共实施两化融合重点项目57项,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先后培育7家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日钢集团等3家企业获得山东省5G产业方向试点示范项目,全区已打造钢材原料场堆取料机5G无人驾驶、铁水运输调度5G应用、冷轧无人行车等5项“5G+”产业应用场景。

“数字经济时代,谁拥有数据,谁就能掌握资源、把握先机。”岚山区委书记焦春锋表示,岚山区将继续围绕钢铁、化工等主导企业,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等领域深度应用,实现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塑造数智化赋能的核心竞争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关键词: 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